烟台市温州商会

团结    拼搏    和谐    共赢

坚定理想信念!共筑温商“中国梦”
新闻详情
在烟温州人的三次蜕变
来源: | 作者:pmt274a05 | 发布时间: 2011-05-16 | 72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2011-01-07      作者:陈义 来源:温州商报    

    日前,烟台温州商会召开第三届会员大会,烟台东欧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晓高票当选新一任会长,经过近8年的发展,该商会迎来了第贰位“领旗人”。据了解,在烟台的温州商人有近5万,兴办企业5000余家,投资总额逾40亿元,已经成为港城烟台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  “在烟台的温州人,基本上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,”陈光晓告诉记者,当地的温州人大多是从摆小摊、推销温州产品起步,此后不断地积累资本,逐渐形成自身的商业体系,而现在当地的温商又把目光瞄准到商业地产、金融资本、水产品营销等诸多领域。

  据了解,温商来到烟台,很早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,80年代初开始的。刚刚卸任的荣誉会长叶乐明,就是较早到烟台创业的温商代表。

  1982年来烟台创业时叶乐明不过才20岁。那时,他从温州一家国营企业下海,怀揣300元钱到山东“闯”天下。他从经销电器产品入手,20年后,他已经成为在烟台乃至山东都颇具知名度的企业家,烟台温州商会就是由叶乐明牵头组建,从而他也将当地温州人紧紧团结在一起。

  而商会会长的继任者陈光晓,虽然来烟台的时间稍晚些,但也有着相似的经历。青年时期的陈光晓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幻想,他感觉到外面挣钱容易,发财快,于是就终止了学业,在1988年来到了山西太原,太原地处中原显得闭塞。当时的人们消费水平比较低,陈光晓仗着自己有干木工的特长,与人合伙干起了房屋装修。陈光晓起早睡晚,勤勤恳恳地干,到头来却赚钱不多,于是就想换个地方。

  当陈光晓拿出中国地图翻看的时候,很快就选中了山东半岛,而烟台又三面环海,与温州有相似之处,于是就筹划到烟台开拓。他来到烟台时,发现在烟台的一些年轻的温州老乡大多数是处在摆摊积累资金阶段,有的卖服装,有的搞缝纫,有的弹棉花,处境有些艰难,就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,开始做家具。陈光晓深得父亲真传,他做的橱柜无可挑剔。运到百货大楼、振华商厦、华联商厦代销,几天后就卖出了。

  “烟台温州人的起点虽然都不高,但他们的发展势头很好。”在陈光晓看来。一个人与一个群体的成功,需要很多因素,但不可或缺的是艰苦创业、勇于创新的精神。

  创业于烟台

  主宰三大产业

  如今,在港城烟台繁华的商业街胜利路包装、印刷品经营一条街上,温州人的店铺随处可见。走进市区三站小商品、服装市场,大大小小的店铺内外,随时随地都能听到温州方言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烟台的温州人,从事的电力电器设备经营约占烟台市整个市场的百分之70,商标、包装、印刷品占百分之80左右,其他如服装、鞋帽、小商品、机械五金、家具等经营均占近二分之一。

  “这些行业都是温州人的优势行业,”据陈光晓介绍,温州人在当地从事很多的行业也就是这些行业,有些人甚至整个家族都在当地经营。

  其中典型的也是陈光晓的家族。据了解,陈光晓自己在烟台立足后不久,他的兄弟姐妹也相继到当地创业发展。对兄弟姐妹,陈光晓有着特殊的情义,特别是作为长子,在自己事业成功后带领兄妹共谋发展成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  大姐90年代初就来烟台了,一直在做裁缝,忙忙碌碌。陈光晓很早就想动员大姐跟自己做生意,但没同意。为此,陈光晓做了大姐好长时间的思想工作,还跟她算了一笔有趣的账――假设一年到头都有裁缝生意做,顶多赚一万元吧,那么赚一辈子也仅能赚到六七十万元;经营灯具店就不同了,按现在的利润,只要做上一年的灯具生意就顶得上做一辈子的裁缝了。大姐终于答应经营灯具生意,而且现在开了好几家分店,生意相当好。

  二姐、四妹、五弟、六妹都在陈光晓的影响下陆续来到了烟台,分别经营着地板、五金洁具、橱具等生意。平素兄妹们各自经营、打理店面,其实都属于陈光晓“东欧经贸有限公司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一有大项目,几个兄弟姐妹就会团结在一起,共同进退。在烟台,是响当当的陈氏六兄妹。 

  发展在烟台

  从商贸到新领域

  “这几年来,烟台温州人在不断做强做大,”在荣誉会长叶乐明看来,温州商人渐渐已成为当地民营经济的引导者。而现在温州人已经在更多地涉足房地产、专业市场、金融资本等热门领域。

  2008年,陈光晓正式进军房地产业,在烟台牵头打造了“柏林春天”项目,该项目位于烟台市芝罘区,总占地面积约41.33公顷,总建筑面积约55万㎡。项目以具有异域风情的德国小镇为设计母体,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与天然坡地景观,花园洋房、多层、小高层及联体别墅错落有致,具有层次美感。这一项目当地媒体高度评价其为“引导烟台房市新趋向”。

  叶乐明是较早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温州人,2003年他牵头投资25亿元,在烟台打造一个占地2000亩,经营面积达146万㎡的“北方温州城”,这是集批发市场、商业步行街、品牌精品店、国际知名大型连锁商超于一体的现代国际化综合商贸公司。该项目曾在山东引起了巨大的反响。

  在其他一些行业,如作为沿海城市优势产业之一的水产品营销,也在近几年逐渐被温州人垄断。

  在这一领域的代表是烟台新海水产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饶道新,据说,在烟“发迹”的饶道新,如今已在上海、天津等地设有分公司,在全国有40多家连锁店,仅在烟台市区就拥有200㎡以上的水产品商超五六家,其总公司每年的水产品出口额超过亿元。据了解,在烟台市水产品经营的总体规模上,温州人占了百分之30的份额。